兔子有几个胃?
1、兔子的消化器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功能强大,比如它的胃酸浓度高得可怕(是人体的80倍),可以消化蛋白质(我们最优质的蛋白来源大豆的蛋白吸收率也只有70%左右); 2、它的小肠特别长,大概有小狗那么大,而且有许多褶皱,类似于胃的伸缩性很大; 3、它在吃食物的时候会把食物塞的很满,然后整个身体蜷缩起来,用力蠕动肠胃,把食物挤碎,跟狗狗一样用力咀嚼。 4、它可以边吃边拉,一边进食一边排泄,并且不会漏泄。
5、它们有反刍现象,会把已经消化的食物重新咽下去,进行二次消化(所以兔粪便中不会有还没消化的食物残渣)。 所以兔子吃了难消化的纤维多的东西,不容易积食,对它们来说很容易消化。而人类吃了就容易积消化不良。
兔子是单胃草食动物,和马一样都是单胃草食动物。兔子以食草为主,主要是以瓜果蔬菜的茎、叶子,以及牧草、豆科植物、作物秸秆等为食物的动物。单胃草食动物由于胃容积较小,不能充分利用纤维性饲料,为此在消化管的进化中,后肠出现了极大的膨胀,而成为贮存、发酵纤维性饲料的“功能性后胃”,也称为“大肠发酵型消化道”。单胃草食动物对纤维性饲料的消化主要依靠后肠内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完成。
牛是多胃草食动物。和单胃草食动物相比,多胃草食动物的胃特别发达,胃本身就有很大的容积,而且胃内还有许多皱褶等结构增大了胃内表面积,胃的后面紧接的是一个容积较小的肠道。因此在消化道的进化中,胃可以代替肠道完成贮存、发酵饲料的作用,因此被称为“胃内发酵型消化道”,这样的动物称为反刍动物,牛就是典型的反刍动物。
简单归纳,单胃草食动物的“胃”在前,“大肠”在后,靠膨胀的“大肠”贮存、发酵饲料;多胃草食动物的“大肠”在前,靠膨胀的多胃“前胃”贮存、发酵饲料,前者称为后肠发酵型消化道,后者称为前胃发酵型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