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再去打狂犬疫苗?
如果伤口不大,只是破了一点皮并且马上进行了清洗和消毒处理,可以不打针只进行伤口护理,但如果是以下情况,就必须注射疫苗了。 1、伤口较深,需要清创; 2、伤口被指甲刮伤(即使伤口很浅),或者被铁钉等物划伤也需打针; 3、动物咬伤或抓伤; 4、伤口感染化脓; 5、皮肤太干燥,比如老年人和长期暴露于户外的人群,由于缺乏油脂保护,伤口愈合较慢甚至可能发生破伤风,也需要及时打针。
目前接种狂犬疫苗一般没有禁忌,只要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就可以接种。但如果正在出现发热、急性炎症反应等疾病时,建议痊愈后接种疫苗。 有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史的人,可以暂时不接种此类疫苗,但是有必要密切观察,当身体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部位应选择在离心脏较远的上臂三角肌,不能因为怕痛而选择软麻的地区接种,以免疫苗接种失败。 另外,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应间隔至少14天再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注射次数,原则上是5针程序。具体注射时间要求为,受伤后的第0、3、7、14和28天,第0天可打两针。
如果注射日期有提前或者延后的现象,也没关系,狂犬病疫苗的保护率依然是100%。提前或延后时间长短没有明确限制,只要保证一整个流程注射完成即可。假如第2次注射提前或延后1、2天并不影响效果,如果时间紧张,在保证剂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第0、3、7天的注射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但后面两针不能集中在一起注射,还是必须间隔两周和一个月。
如果在注射期间(一年内)再次被抓咬伤,在确定之前有全程正规注射过疫苗的前提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意见以及我国《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要求: 只需在第0天和第3天注射两针即可。 如果距最后一次注射疫苗已超过一年,需按照全程免疫再注射。
此外,注射狂犬疫苗期间没有特殊禁忌事项。注射后个别人群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以及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表现,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如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与接种单位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