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马尾病怎么治疗?
猫的“马尾病”其实就是指尾椎骨、骶尾部(屁股下面)的皮肤增生,严重的会出现皮肤溃疡。 一般表现为肛门周围脏兮兮的,摸上去有硬结。 如果没有及时清洗,猫咪自己舔舐肛门附近,就很容易把毛吞进肚子里,造成肠胃不适甚至腹泻;如果洗澡不当,很容易让清水进入皮内引发炎症。 其实呀,这个部位也是可以用洗洁精给清洗干净的,只要仔细清理,清洗干净了就不容易得病了哦~ 那得了“马尾病”的猫咪怎么办?该采用怎样的治疗方案呢?
1.首先,要改善环境的温度 环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5℃,因为低温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而高温度的环境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哦! 在冬天,为了帮猫咪保暖,可以选择在给它们准备一个暖炉或者增加一个保暖的垫子哦~
2.然后,要清除毛发上的污垢 因为毛发上面有油脂,是很好的培养基,所以很容易导致细菌繁殖。 这个时候就需要帮猫咪清洁皮肤啦,具体的方法是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全身,尤其要注意清理肛门周围的污秽。 必要时可以将毛发分成几块,分别擦洗干净,再把脱落的毛发剪掉。 注意不能用酒精等具有刺激性物质的消毒液给猫咪清洗哦!
3.最后要及时上药 可以给猫咪涂抹含有抗生素的药物,比如红霉素软膏、金霉素眼膏等等,每天涂两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激素成分,不能长期使用。 同时还可以在患处涂抹抗真菌的药物,比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等。但是也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药物也会刺激皮肤,因此也不要大量使用。
猫马尾症又称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在第4~5、5~6腰椎间隙突出,压迫马尾神经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脊髓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猫马尾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吧!
猫马尾症多发于中老年猫,通常病患位于低椎体,如果椎间盘突出物没有压迫实质性的脊髓组织,临床上脊髓损伤症状较轻,通常没有前肢的神经症状,主要影响后肢和尾部。
根据患病部位和压迫程度不同可出现后肢轻瘫和后躯麻痹。轻者后躯摇摆,两后肢相互交叉,排尿困难,尿血或血尿,两后肢和尾部感觉减弱或丧失,通常痛觉是最后消失的,轻刺激即可引起猫的强烈反应。重者后躯完全麻痹,两后肢不能负重,行走,两后肢和尾部感觉丧失,出现尿失禁和大便失禁,此时仍能排尿和排便,膀胱充盈按压疼痛而出现呼叫等疼痛表现,是该病特有的临床症状。随着时间延长,膀胱内压力持续增加,可引起尿道出血,甚至破裂发生尿血或血尿,重者可因继发肾后性肾衰死亡。
根据病因、症状和排尿困难、尿血、血尿,两后肢和尾部感觉减弱或消失,可做出初步诊断。通常进行腰椎x线检查,可见患病部位脊柱生理弧度减弱、消失甚至后弧,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部分病例可见椎体后方软组织阴影增加,但许多病例x线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不能据此排除本病。
超声检查可见椎间盘旁肿胀,部分病例可见椎体内椎核缺损,对于本病具有确诊意义。CT或MRI检查可显示出具体的病变部位和肿胀压迫情况。本病需与脊髓炎、脊椎骨折、脊椎骨折脱位、椎髓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