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黄疸肝炎会死吗?
黄胆性肝炎是犬传染性肝炎的俗称,是一种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因】 本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存在于患有本病的病畜的胆汁中;当病畜呕吐物或粪便被饲料机研磨、磨碎时,即形成气溶胶而被吸入后致病。幼龄动物易感,3月龄以下的仔犬死亡率高达90%以上,成年犬通常表现为慢性经过。同窝仔犬发病较整齐,常呈急性发病死亡,2~4周龄的幼犬最为易感,10日龄以内的仔犬病死率可高达85%~95%。
【病理变化】 幼犬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临床上的特征为黄疸,体温升高(40℃左右),食欲减退和不愿活动。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轻度混浊。部分病例可见下腹部和腹股沟部皮肤有紫色斑丘疹,称为“疱疹”,但很少发生溃疡。
发病初期,病犬迅速出现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液状、泡沫样稀便,含有粘液及伪膜;病初排便次数增加,到后期则少至数次甚至停止排便,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血便。病程一般为7~10天,个别长达20多天。幼犬如不治疗可因衰竭而死亡。
成犬多为隐性感染,仅出现轻微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数月之久。病犬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厌食或嗜睡,体重逐渐减轻。严重的病犬可视粘膜苍白,眼结膜轻度充血,眼睑水肿,有时眼睛周围有灰白色小斑点,泪腺分泌物增多并常呈脓性。
在急性期,部分病犬的鼻镜干枯,全身无力,行走倾斜;有些病犬可见尿量减少,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水色,严重时出现尿结石,致使尿闭、尿频或不尿,继而出现肾功能障碍等。病犬常因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病程可达数周不等。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以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取粪便样品接种于鸡胚绒毛腔内,经6~7d收获卵黄,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防制措施】
本病的预防除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外,对幼犬应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尚无成熟商用的商品疫苗。目前国内常用的犬专染性肝炎弱毒苗是由中国农科院上海家养宠物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I/RS株弱毒菌种。
预防注射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幼犬第一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用血清作抗毒强化,每隔2星期免疫一次,共需3次;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即可。